人體肌膚老化過程中有各式各樣的因素。
為了闡明具有高度複雜相互作用的相關機制,許多研究仍在持續進行中。
最近的一項研究則是著重於發炎反應,換於話說是跟老化相關的發炎反應。

社會年齡結構的人口發展顯示,
人類預期壽命隨著時間而增加,死亡風險降低。[1]
關於進化論,不久前人類壽命開始超過40年。
然後藉由通過改善醫療保養、營養和衛生,
在過去這一百年來,預期壽命不斷增加當中。[2]


免疫系統

完整的免疫系統對人類健康和長壽非常重要,
免疫系統包括各種器官、細胞類祥以及蛋白質,是一種高度複雜的機制。
它區分為中樞和周邊的淋巴器官。
在骨隨和胸腺中,B和T細胞會進行成熟和分化。
淋巴結會產生免疫反應在防禦細胞的增生。
免疫系統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免疫反應。

先天免疫是對病原菌、外源蛋白質和抗原等有害物質侵入的第一道防禦反應。
透過巨噬細胞遷移和細胞介質的形成,有害物質將失去活性。

後天免疫是一種後天養成的反應,且指針對特定病源體。
主要負責這一過程的是B和T細胞,巨噬細胞也會參與。[3]
在皮膚中,蘭格氏細胞負責將滲透的抗原傳遞給T細胞,
蘭格氏細胞會留在棘狀層並遷移到淋巴結,以觸發免疫反應。 [4]

胸腺

作為主要的淋巴器官,胸腺分化T細胞。
所以胸腺又被稱為免疫細胞的學校。
在胸腺訓練結合力,t細胞透過此結合力與細胞表面蛋白結合。[5] 
如此一來,自身的細胞受到攻擊或是自身免疫疾病發生就會受到阻礙。[6]
胸腺在出生前就會開始活動,並在青春期達到最大重量。
青春期後胸腺開始縮小,到50歲時,只剩一小部分,並以活性低且脂肪形式存在。 [7]


免疫老化

隨著胸腺活性降低,免疫衰老過程是在體內開始。
所造成的結果是免疫系統逐漸受損,
細胞介質釋放以及各種免疫細胞數量和素質變化。
細胞介質是具有訊息功能的蛋白質,
它們控制免疫反應並明顯影響免疫反義的成功或失敗。
衰老細胞中細胞介質的釋放通常為增加。[2, 8]


發炎老化

發炎老化一詞是由發炎和和衰老這兩個詞創造的。
發炎跟年齡相關的疾病有很大的關係,
像是骨質疏鬆症、動脈硬化、關節炎以及相關炎症。
結果跟每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改變。

免疫系統下降會對皮膚造成影響,老化的皮膚細胞數量增加。
由於前驅發炎的物質增加,會出現較輕微的發炎反應,
並伴隨表皮的氧化反應產生。
氧化壓力指的是過多的自由基產生。
自由基引發脂質過氧化,因此引發皮膚刺激性連鎖反應。

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是通過基質金屬蛋白酶(MMP)酶解,
由於自由基和細胞介質形成,皮膚中的發炎表現增加。

皮膚中相關老化過程可以使用模組化的概念所製成的保養成分,
進行適當的保養,
其概念主要以量身打造配方所組的乳霜、凝膠、乳液和活性成分精華。

皮膚護理

最重要的是,以生理磷脂質為基礎的保養是成功的配方。
氫化磷脂質膽鹼形成類似皮膚脂質的層狀結構,
因此適用於皮膚屏障。
層狀乳霜可以單獨配合使用活性精華。
為了保護皮膚免受於氧化傷害,
微脂囊包覆抗壞血酸磷酸鈉已被證實為一種成功的補救方式。
在皮膚中,維生素C衍生物被酶水解並轉化成活性,
維生素C參與膠原蛋白合成,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。[12]
另一種屏障保護成分是綠茶中的EGCG,它還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功效。
EGCG控制負責角蛋白和思具蛋白形成的蛋白機酶抑制劑p57。
隨著絲聚蛋白增加,皮膚厚度也增加。[13] 
從乳香中獲得的乳香酸會抑制上述金屬蛋白酶的表現。
當被載體包覆後具有高生物可用性。 [14]
必須脂肪酸可用於抗發炎作用,
表皮脂氧合酶(15-LOX) 在一定程度上促發ω-3和 ω-6的氧化,
像是α-亞麻仁油酸、亞麻仁油酸、γ-亞麻仁油酸去轉化成不飽和脂肪酸。
這些成分都具有抗發炎的功效。[14, 15] 
奇異果子油特別含有豐富的ω-3不飽和脂肪酸,
月見草油具有高含量的γ-亞麻仁油酸,
這兩種油都是可使用在受刺激的肌膚上。
磷脂質激活免疫系統並修發抗發炎過程。在脂質的配方中,
磷脂質會融合到皮膚中,而不會留下不舒服的油膜感。[15]

支持措施

研究證明,適度和定期的耐力訓練可以增强免疫系统。[16] 
結合均衡多樣的營養,它可以幫助防止炎症過程。
 
結論

預防炎症症状是抗衰老皮膚保養的重要组成。 
適當的皮膚保養可以成为舒緩皮膚炎症的重要工具。 
層狀並含有微脂囊的活性成分是目前最新的皮膚保養品。

References
1. B. Schwentker, Max-Planck-Gesellschaft 2012 (3), 26-33
2. M. Schosserer, B. Grubeck-Loebenstein, J. Grillari, Zeitschrift für Gerontologie und Geriatrie 2015 (48), 285-294
3. R. F. Schmidt, G. Thews, Physiologiedes Menschen, Springer-Verlag, Berlin 1995, ISBN 978-3-662-09342-9
4. D. Terhorst, Basics Dermatologie, Elsevier, Urban & Fischer Verlag, München 2005, ISBN 978-3-437- 42136-5
5. H. Schooltink, Pharmazeutische Zeitung 2011 (42), 16-24
6. R. Gross, P. Schölmerich, Lehrbuchder Inneren Medizin, F. K. Schattauer
Verlag GmbH, Stuttgart 1982, ISBN 3-7945-0745-2
7. R. Lüllmann-Rauch, F. Paulsen, Taschenlehrbuch der Histologie, Georg Thieme Verlag KG, Stuttgart 2012, ISBN 978-3-13-129244-5
8. E. Märker-Hermann, C. von Kiel, Hessisches Ärzteblatt 2020 (6), 347-350
9. E.S. Chambers, M. Vukmanovic-Stejic, Immunology The Journal of cells, molecules,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2019 (160), 116-125
10. M. Mittal et al., Antioxidants & Redox Signaling 2014, 20 (7), 1126-1167
11. A. Haque et al., 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2021, 20 (2), 144-149
12. H. Lautenschläger, Kosmetik & Pflege 2014 (2), 40-41 
13. S. Hsu et al.,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2005,
312 (3), 884-890
14. H. Lautenschläger, Korneotherapie – Bindeglied zwischen Dermatologie und Kosmetik, KOKO Kosmetikvertrieb GmbH & Co. KG, Leichlingen 2011, ISBN 978-3-00-035755-8
15. H. Lautenschläger, Kosmetik International 2020 (6), 12-15
16. M. Baum, H. Liesen, Deutsches Ärzteblatt 1998 (95), 538-541 



請注意:此篇文章內容基於專業期刊出版日期的最新技術水平下。
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版權為德妍思原廠所有,不得翻拷,違者必究。
Ref:https://dermaviduals.de/english/welcome/index.html